临床上,作为医生经常会被提问“为什么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原结果阴性,喝牛奶还是有过敏反应”?那么,今天来说说为什么。
首先,牛奶蛋白过敏发病机制主要为:IgE介导、非IgE介导、二者混合型介导。
1、IgE介导
主要表现为速发(数分钟-2小时)的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急性瘙痒、呕吐、腹泻,甚至呼吸困难。
2、非IgE介导
为迟发反应,大多数在摄入后2~72小时发作,出现便血、呕吐为主的消化道症状,伴有特应性皮炎,一般无呼吸道症状。
然后,我们来认识一下医院检测过敏原的方法:
1.皮肤点刺实验(将高纯度过敏原通过点针刺入前臂皮肤表层,观察是否阳性。)
2.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检测(抽血)。
但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只能用于检测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并且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屏障不成熟,产生的IgE抗体数量较少,故IgE检测的阳性率为较低水平。
所以,即使出现了牛奶蛋白过敏症状的宝宝,仍被检测为“牛奶蛋白过敏原阴性”。
事实上,“回避-激发”实验才是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
不能仅凭过敏原检测来判断宝宝是否牛奶蛋白过敏。
这就回答了开篇提出来的问题。
“回避-激发”实验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饮食中回避考虑过敏的牛奶蛋白至少2-4周,然后再次引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观察相关的症状有无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持续的过敏症状会损坏宝贝的生长发育,当宝宝出现大便血丝、呕吐、腹痛、拒食、特应性皮炎等症状时,需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过敏对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编辑zebra。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刘椅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