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一种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虚假的?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8-08
有时候突然会觉得整个世界中,除了自己是真实的,其余所有的人和物体,建筑全是虚拟的,类似游戏里的NPC,怎么回事啊,有没有人有同样的感觉?对的,世界就是假的,也不止这个世界,是所有世界,所有你能想到的世界,能经历的世界。包括生前和死后,也是幻觉。硬要说是谁创造的,也不是神,只能勉强说就是你自己创造,你自己的感官创造了这一切。但这只是很浅的解释,讲到这里已经很难让人接受了,说太多就让
有时候突然会觉得整个世界中,除了自己是真实的,其余所有的人和物体,建筑全是虚拟的,类似游戏里的NPC,怎么回事啊,有没有人有同样的感觉?

对的,世界就是假的,也不止这个世界,是所有世界,所有你能想到的世界,能经历的世界。包括生前和死后,也是幻觉。硬要说是谁创造的,也不是神,只能勉强说就是你自己创造,你自己的感官创造了这一切。但这只是很浅的解释,讲到这里已经很难让人接受了,说太多就让一般人掉到难以置信的坑里,他们只会拼命拒绝,这超出常理认知太多,没有几个人愿意理解且不害怕的。

首先恭喜,你已经意识思考到这个问题了,因为这个问题在整个哲学史上都有不低的地位。

其次,针对你的这个问题,我想引用荷兰哲学家笛卡尔的答案,因为他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是在我看来,继苏格拉底之后最具怀疑和探索精神的哲学家。

--------------------------------分割线---------------------

笛卡尔想,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是存在的。那么,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

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

——————————————2020年8月11日更新—————————————-—

以下来自我对评论区的各位提出问题的一些思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1 我们连意识都是被一个“高位阶”的存在所操纵。

假设真的是这样,我认为这个操纵是没有意义的。

假设你就是那个可以操纵思想的高位阶存在,你操纵着这些人的思想,让这些思想怀疑自己被操纵,那这本质上是不是你在自我怀疑?

因为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就是在操纵,在控制低位阶的生物思想。但是却又怀疑自己有没有操纵。怀疑已经既定的事实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或者换一个思路,如果我们连思想都是别人操纵的,那我们本身就如同一块石头那样只有躯壳。控制这些石头,连这些石头所谓的思想都是“我”赋予的,让“我”的思想怀疑“我”的存在与操纵,这本身就无意义。

2 我们只是一段意识存于世界

我的想法是不可证,即我们只能证明自己意识是自己的,但无法证明世界是真的。

想起了《黑客帝国》以及《盗梦空间》。尼奥摆脱了电脑的控制,成为了救世主。他似乎“醒了”,但是那个世界是不是还是电脑操纵的?我们不知道。《盗梦空间》末尾那个一直旋转的陀螺让人回味。

那如何确定是否是真实世界呢?电影给我们的答案是bug,《黑客帝国》的先知和各种离奇情况的发生让主角意识到了世界是假的。《盗梦空间》小李子的戒指让他能够判断是否是真实世界。

为什么会是bug,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庞大如现实世界的系统会没有bug。强如苹果和微软,对于手机电脑的系统都一直在维护。比电脑手机复杂无数倍的地球系统,没有bug,不需要维护,有一套恒定稳定的自然规律,这对于人类是不可想象的。

回到最初这个问题,我们无法想象世界如果是假的,这需要多么高级的文明才能创造出来。而对于这么高阶的文明是否有必要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去观察这些进化还很低阶的意识,那就不可知了。

----------------2020年10月12日更--------------------

如果梦境可以选择,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一个包含美食,音乐,阳光,爱人的好梦,而不是选择一个充满毒蛇,陷阱,欺骗,烈火的噩梦。

我们无法判断世界是否为真,但即使是梦,我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梦境变好不是么?探讨世界是否为真其实并不重要,重点在于,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能通过自身的价值而让生活更好,这也许才是人生的意义。

这篇回答跨越了几年的时间,也记录着我自身对于这个问题不断深化的思考,其中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请看客们结合自己的思考来看,理越辩越明,真理也只是在某一领域有效,愿大家认真思考,多多看书。

最后,如果声音大就代表真理的话,驴早就称霸世界了。

既然说是“感觉虚假”,那么“虚假”自然也就是一种感受了,暂且可以称之为“虚假感”。

在一切皆为“假”的认知预设之上,那么无论是逻辑,还是笃定世界为“假”的结论其实都是建立在“虚假”的构建之上。

我认识到这是“假”的,同时我的“认识”也是假的,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是“真”的,甚至于我认为“假”的结论可能也是“假”的。

如果一个人把万物都贴上“假”的标签,现实将会是如此的“虚假”,思想也由此陷入绝境,这是伴随“虚假感”而生的“绝望”。

当我们笃信科学,认可生物学基础对“人”的诠释,那么我们也必然会意识到:人理解世界的基础永远在于感受,感受又来自于“感官”。

你的感官创造了这个“世界”。

这句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可事情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当人十分笃信万物构成的世界均为“虚假”,一般会先要寻找一些“特殊方法”来验证这个事实。

在我个人的思考中,想要验证“虚假”与“真实”的唯一办法就是——死亡。

由此,思考陷入绝境。

最终只能将片面的结论——[世界是虚假的]——作为当下理解世界的基础,依旧还存留于“假”的状态中,无法完全挣脱,甚至根本不能挣脱。

人也不免变得“无力”起来。

这个思考路径其实是非常消极的。

因为逻辑底层是世界虚假,构建与认识世界的是“感觉”,最终到达的下一步结论便是“否认一切感受”,进而否认认识、情绪、感觉、思考……统统全盘否定。

当你把目所能及的“事物”全部否定后,走向的立场也就变为了“虚无主义”,你即使存在,你可以感受,你可以思考,却没有任何的意义。

因为这个世界包括你,都是虚假的。

你开始感受到绝望,因全凭否定感受,最终丧失一切对于生存的乐趣,“活着”也就变成了一种煎熬,面向“死亡”的思考又足以让人跃跃欲试。

这便是思想最极端的绝境。

这或许也是荒谬主义的渊源,因为“荒谬主义”实质上也是依托于“世界为虚假”的虚无主义,只是加上了“荒谬视角”的解读——观测者因内心“矛盾冲突”、不能理解“虚假”而产生的“荒谬情绪”。

加缪也有过类似的情景构建,人生就是一出戏剧,每个人都是扮演者,戏就是“虚假世界”本身。

他也由此推过此类思考的发展路径。

第一种是“生理”上的自杀,因此也有那句名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这个就是自杀。其中有为理想而献身的“奉献性高级自杀”,也有与“荒谬”同归于尽的“沉默低级自杀”。

这样的行为性质究竟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后者在加缪看来依旧没有逃脱出“虚假”,不过是一种逃避,绝对否定自我意识,对“虚假”与“荒谬”俯首称臣……

确实也是一种逃避。

同时,接受世界“虚假”或“荒谬”本身,对自我意识的绝对否定,拥抱虚无本质,或虚假本质,在加缪看来也是一种“哲学式自杀”,这是第二种态度。

第三种态度就是“反抗”,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加缪也称之为——我反抗,故我们在。认可自身的某一部分值得,进而在此基础上“否定”,暂且可以成为一种自我意识的超越。

片面接受“世界是虚假”这个结论,将其当为事实,而不加以追寻,其实也算得上是一种逃避。

紧握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冲突”,生存感受如此之真,万物世界如此之假,确实可以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深刻”,清醒痛苦每一秒都提示你所存活每一刻如此真实。

整体意义上对人类理性的否定,却不知道最基础的“虚假”结论也来自于你的理性,智识有限而不加以“探寻”,这是极为片面的。

我们必须要明白“世界是虚假”——这个结论从何而来,更要明白它究竟怎么样突破,而非在有限的范围能否定一切。

因为你选择活着,死亡最终必然到来,那一刻是检验“真实与虚假”的赌注,那么晚一点到来为何不可?

既然选择活着,那必然要追求幸福,且要一直追求下去,既然“世界是虚假”让你如此痛苦,那么如何破解这个谜题,如何凭借自己的意志去死磕到底……

倒也算得上是一种超越的反抗。

个体由内而外的“虚假感”产生,以我个人来说,基本上是先有感受,后才有理性思考加逻辑论证,很少有人经过逻辑论证得出“虚假”结论,虽然这个证明很好写。

人根据直觉而得出的“结论”,大多数都是片面的,因为结论的形式多半是“全盘否定”等极端立场,任何逻辑论证得一步步来。

“世界是虚假的”——这个结论我们暂且先搁置,往回溯源此结论究竟如何而“来”,自然要返归到人的认识能力。

问题确实出在“认识能力”这一块上。

“虚假感”的升起并非没有根据,这种根据正好就是来自于实际,更来自于现实,根植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整个世界的“现象”,一般根据每个人的视角而有所差异,每个人所认识到的“世界”均属于私人订制,认识的基础来源于“感官”所呈现的现象,由此得出“个体感官塑造世界”的结论。

世界虽属于你,但不是大家的,然而你一直以为大家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这个是突破的第一层。

感官来自于生理基础,如果屏蔽生理器官,进而屏蔽任何感受,我们便不会再“感知”到世界,世界也由此而瞬间“消失”,最终得出“世界是虚假”的结论。

世界是我们主观视角的感官所伪造的“虚假”——只要此结论便跃于纸上,个体便自我隔绝,与他者的联系断裂,进而缺失意义感,孤独与虚无就此蔓延。

这个结论正确与否,我们彼此要搁置。

现在返归于人的认识能力去寻找突破口。

首先,人是先“感觉”,还是先“知道”?

以生理基础来说,人是先感觉到再“知道”,因为知道背后必然涵盖成体系的“知识”,知识之所以为“知识”,其必然可普及开,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知识形式,最终予以传播。

假如你没有知识,你必然无法形容“虚假感”,也无法将其准确说明出来并予以解决。

知道知识是什么才能“真正”学习知识,寻找“知识”之所以为知识的标准,跟我们确立“虚假”结论是相互融合的,因为很多人对自我意识采取全盘否定态度,其必然缺少突破“全盘否定”的关键点。

“知道”说完,我们再来谈“感受”。

“感觉材料”经由理性分析得以整理,呈现为脑海中的逻辑论证,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多数人的感受之中,仅以当下你的一手感觉材料为“准”,你由内而外“感觉”,必然呈现为整体。

即使人的感官有着各自的作用,但呈现在“脑海中”必定是一种整体性的现象,而“现象”总是在变化之中,人可以直观且准确地感受到“现象”本身的变化,不需要任何言语加以修饰。

因为变化,所以虚假。

那么我们再退一步分析。

为何人体感官有各自的作用,最终却呈现“整体”?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感官作用隔绝开,进而对整体感受进行“分割”?

这种剔除思维,正是康德在认识论领域惯用的方法,其为了寻找“先验”而从“经验”着手,去探寻经验之所以成形的方法,最终溯流而上寻找“先验”。

人体的感官作用不一,但大多数感官都是用于“现象输入”,少部分用于“信息输出”,后者最简单的便是“说话”。

因为“写字”表达的基础需要“识字”,其可以归为“肢体输出”,肢体表达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相对“发声”比较复杂,在此不多加赘述。

精准切割完感官类别,分为“输入”与“输出”两个部分之后,我们便可着手探讨“输入”,因为“世界的虚假感”是现象从外部向内在意识的展现,类似于光影投射到视网膜上。

既然分完感官类别,那么便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抽离感受”,这个基础研究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做的,只是没有“自觉”意识到它本身的不可思议。

因为注意力的稀缺性,人对于已经“习惯”的事物,意识很少会返归指向、思考重构,同时真正要返归“习以为常”的内容,思考工程量是十分庞大的。

最简单破坏“整体感受”的方法是“屏蔽视觉”,只要眼睛一闭,光线刺激隔绝,必然可以将“视觉”从整体感受之中“剥离”出来。

我们直面“复杂问题”,首先必须要正确识别问题,识别的下一步是要简化问题,给出的答案必然要可“检验”。

如果不能检验陷入“主观视角”,你即使得出结论也会十分无力,如果没有基础依据、不可重复,也就断绝另一主体“表达”可能。

别人也不能站在你的“视角”去看。

你只会进一步陷入到虚假感之中。

人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各种信息。

当人取出“视觉”,整体感受必然产生塌陷,你“闭眼”那一刻的物,会短暂“留象”于你的意识中,只要隔绝的时间足够长,再次睁眼会发现,意识中的“象”必然与实际的“物”有差异。

世界之所以会呈现“虚假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视觉,人类很依赖视觉,且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视觉效果必然存在差异,且人类中也存在色盲情况。

既然视觉是如此,那么大多数感官的输入必然也存在差异,人类的本能会组建感官材料,在意识之中以“整体”的形式呈现,最终变为记忆驻留脑海之中。

既然如此,如果将所有的感官“剔除”,最终呈现的结果会是如何?

如果将人的感官剔除,人类与万物将不会有太过于根本的差异,这是不断简化后的结论,有利于寻找“真实”。

既然如此,我们又要回归于“物”,由此来寻找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只要找到“物”所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基础,那么世界的真实性也得以验证,同时认识“真实”的方法也就此展现。

当我们把物的一切属性搬出来,逐一进行剔除,比如颜色、软硬、重量等——科学加之于其的“属性”,去寻找“物”的“真实”。

我们最终也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之中,“变”必然成为物的一种不定状态中的固定形式,其中时间的本质就是万物持续运动。

除此之外,物必须会占据“空间”,而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发生“接触”,必然会导致“运动”的变化,且运动之所以可以持续存在,正是因为“空间”基础属性划分了“物”的个体。

此物是此物,彼物是彼物,因此我们才能发现“运动”,若没有空间,万物必然成为整体且同一,最终归于静止的状态。

物的属性:运动与空间。

两者不可分割,属于真实存在的“世界”。

我胆敢断言,“物之属性”即为世界真实性的基础,也是当下人类可以借由理性认识探寻到的“真理天花板”,除非人类的生理基础发生改变。

物的“属性”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从根本上冲击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它必然是不固定的,每个时代都会有各自的发现,都有各自的诠释,社会建立的群体认识也必然要有此类“世界观”的基础。

我现如今的材料也不过是诸多哲学家的思想整合,用以分析的逻辑工具也是如此,只是整合思想脉络,实质上并没有太多的进步。

突破虚无主义的“契机”或许也是如此。

一切都是虚假,虚假来自于“现象”,且人类构建现象的基础是“感官”,取出“感官”之后,人与物必然同一。

我们与万物不再存在根本“区别”。

万物存在现象,人也是现象的一部分。

现象会变化,人也会变化。

这是一种将“观测者”投掷于“观测物”,把“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视角,不再存在所谓的“主客二分”差异。

它们正是哲学家一直在寻找的“理念世界”。

这就是“洞穴”之外的世界。

维特根斯坦的老师G.E.摩尔(1873~1958)有这样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自己的经验?

“摩尔悖论”说的是:天在下雨,但是我不相信天在下雨。[2]当经验已经被证实,而我又选择不相信,这可能吗?显然,从纯粹思维的角度,这是可能的。

“摩尔悖论”暗示,在哲学命题的地图上,从维特根斯坦的出发点出发,还有一条与之相反的路。如果我们不相信经验,我们会得到什么?答案是:佛教。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连我自己也只是空,即便是如此不可思议,佛教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大厦,这座大厦与物理学大厦遥相呼应。


[1]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韩林合译.商务印书馆.2013:14-15.

[2] 梅杰吉.《维特根斯坦论“摩尔悖论”》[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2):14.

世界不仅是虚假的,还伴随着荒谬:

因为真正的人生,故事就是会忽然开始、忽然结束;
不一定有矛盾冲突,也未必有高潮和结局……

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感到世界得荒谬,活着的压抑,甚至是人生的绝望。

这是加缪对世界的看法,有这样类似观点的,还有萨特。

加缪和萨特的境遇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二战的时候,法国沦陷,两个人都以写文章、演话剧等方式参与地下反抗活动。

二战后,两个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两个人小时候都落下了病根。

萨特小时候得的是眼疾,以至于终身丑陋;加缪小时候得的是肺结核。

在那个年代,肺结核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加缪虽然捡回一条命,但是肺病伴随终身,到了中年,肺已经很不好了。

萨特和加缪的主要区别是,萨特生活安逸,加缪却生活贫苦,出名前一直为生计发愁。

加缪和第二任妻子结婚的时候,没有钱买金的结婚戒指,只能买两个铜戒指代替。

后来萨特和加缪分别获得了诺贝尔奖,萨特大方地拒绝了,加缪却接受了。

除了个人立场的区别外,恐怕和加缪急需奖金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加缪名声已经如日中天、甚至有点变得高傲的时候,他接受了一大笔钱,给迪斯尼公司的一本画册写一篇短文。

洛特曼的《加缪传》是这么写的:「负责传达此项提议的人本来提心吊胆,生怕被加缪赶出门去,但加缪显然很需要钱。」

加缪和萨特还是好朋友。

因为观点相近,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互相欣赏。

萨特最重要的小说《恶心》发表后,加缪立刻写了一篇深刻的评论。

当加缪写了《局外人》后,萨特也写了重要的书评。

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加缪和萨特、波伏娃成了好朋友。

他们和包括毕加索在内的一些文化名人经常在一起聚会、吃饭,进行文艺活动。

二战后,加缪和萨特、波伏娃还经常在一起聚会、喝酒、聊天。

加缪和萨特都喜欢泡姑娘,加缪在这方面堪称高手,经常手到擒来。

相比之下,萨特因为相貌的原因,总比加缪差着一筹。

加缪曾跟朋友说波伏娃想泡他,但他拒绝了,因为他担心波伏娃是那种上完床后在枕头边絮絮叨叨的才女。

后来萨特和加缪在杂志上吵了一架,从此结束了友情。

他们俩吵架的原因当然不是为了波伏娃,也不是因为哲学思想上的对立,而是政治立场上一左一右的分歧。

两人争论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 1952 年 8 月,萨特所在的《现代》杂志刊登了加缪的长文,以及萨特的一篇更长的反驳文章。

这期杂志一出,立刻成了法国舆论的焦点。

因为当时萨特和加缪已经是欧美有名的文化红人,两个人是多年好友也是尽人皆知。

他俩打架是当时的爆炸性新闻。

连下三流的小报都辟出大片的空间,详细刊登萨特和加缪打架的消息。

在加缪 46 岁的一天,他听到一位著名的自行车冠军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加缪非常悲痛地说:「眼下,命运之神专门打击名人。」

两天后,加缪坐着朋友的车去度假。

朋友开车,加缪坐在旁边,朋友的妻子和女儿坐在后座。

路上,加缪和朋友聊了死亡的话题,他们俩开玩笑说,死后就把尸体放到朋友妻子的客厅里,后座的朋友妻子说,这太吓人了,要是这样的话,她就搬家。

后来车轮打滑,汽车撞上了路边的大树。

加缪当场死亡,他的朋友受伤被送往医院,在几天后的外科手术中死于脑出血。

两位女士也受了伤。

加缪车祸身亡后,当时法国广播电台正在罢工(法国人到底有多爱罢工!),但罢工委员会立刻同意播放五分钟的哀乐悼念加缪。

下面来讲讲加缪的主要观点。

加缪不愿意媒体把自己的名字和萨特放在一起,也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属于「存在主义」。

但是大众基本不理他这茬儿,现在一般人谈到加缪,都认为他的哲学属于存在主义。

他最有名的观点是,世界是荒谬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假如这个世界上有终极真理,那么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里有某种高于一切、比任何事物都重要的东西。

那么人的存在就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最最重要的真理,或者按照这个真理的指导来生活。

这就是形而上学下的人生意义。

过去的形而上学家们,在相信自己发现了真理后,都认为人生是有目的的。

比如宗教信徒认为,在教义的指导下生活就是人生目的;叔本华认为,对抗生命意志是人生目的;尼采认为,努力当超人是人生目的;黑格尔更是认为整个历史都是有目的的,个人的人生目的是去努力实现历史的目的。

可是,当形而上学不存在以后,这些目的就都不存在了。

这世上没有终极真理,那就没有什么必须无条件为之奋斗的目的,那么,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人来到这个世上也不具备什么特别的目的。

萨特就说,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偶然的。

也就是说,稀里糊涂,没有任何理由,人类和世界就这么存在了。

总而言之,人生也好,世界也好,没有任何目的。

但是,人总是要用理性思考的。

前面说过,没有理性,人就不可能活下去。

而所有的理性思维,都需要目的。

前面在讲波普尔的时候说过,没有目标、目的,人类就不可能去观察。

实际上,人类在做任何有理智的行为的时候,都要先设定目的,然后才能行动。

试想,假如没有任何的目的,您如何下命令让自己行动呢?任何命令都下不出来,因为目的是命令的前提。

人平时思考必须用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必须要求有目的,因此人在平时生活的时候,都带着某种目的。

比如我们一生下来,父母就教育我们:你应该好好学习,这是小孩的人生目的。

到青年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人生目的:谈恋爱。

再大一点,又有了新的目的:赚大钱。

从细节上讲,人的每一分每一秒的理性行动,也都有目的:我要看完这本书,我要做完这个工作,我要吃完这碗饭,等等。

人不可能离开目的。

然而哲学的结论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是没有目的的。

当人意识到人生没有目的的时候,对目的的本能渴望和没有目的的现实就会发生强烈的冲突,让人产生荒谬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之前一直说反对虚无主义,说虚无主义无法让我们接受,我们一定要找到别的答案。

那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虚无主义我们无法接受?

因为虚无主义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意义,人生没有目的。

人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任何的理由,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做的事情。

我们一听这个结论,就本能地产生反感,本能地拒绝接受这个观点。

这个本能的反感,就是上述冲突造成的。

我们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询问,渴望别人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平台注册入口